佛法

近数十年来僧人写经之冠——佛法之于书法试论弘一法师的书法

1918 年8 月19 日,李叔同剃度于杭州虎跑寺了悟法师,法名演音,号弘一。该年10 月,入灵隐寺受比丘戒,从此开始了长达24 年的佛门生涯。此后,他以研究、弘扬律宗为目标,重振南山律教,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第11 代祖师。弘一法师出家,与俗世异常决绝,一心向

弘一法师 书法 佛法 僧人 书法试论 2021-12-15 17:56  2

末法时代降临,谁将成为拯救众生的救世主?

在佛教的宏大教义体系中,“末法时代”是一个备受关注且意义深远的概念。依据佛教经典的记载与阐释,佛法住世历经正法、像法和末法三个阶段。末法时代,正是佛法逐渐式微、众生烦恼愈发炽盛的时期。那么,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迷茫的时代,究竟谁将成为拯救众生的力量呢?

佛法 佛菩萨 末法时代 僧伽 僧伽团体 2025-09-23 17:12  2

智慧的真谛:无相长老的顿悟之路

深山古刹,晨钟暮鼓。在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寺庙中,住着一位名叫无相的长老。他的名字在佛门中如雷贯耳,不是因为他的神通广大,也不是因为他的学识渊博,而是因为一个令人费解的传说——这位八十三岁的高僧,竟然在三十年前选择了"遗忘"。

真谛 佛法 慧明 顿悟 长老 2025-09-20 13:03  4

老和尚一句话点醒无数迷茫的人:智慧不是学来的,而是

深秋的五台山,晨钟暮鼓声中,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僧正在禅房内打坐。他便是被誉为"当代禅宗泰斗"的无相长老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信众慕名而来,希望能从这位得道高僧那里求得一丝开悟的机缘。有人问他修行的秘诀,有人求他指点迷津,更有人想从他那里学到获得智慧的方法。无相长老

修行 寺院 佛法 五台山 陈志明 2025-09-20 12:30  2

《妄尽还源观》第34课法师讲解笔记(上3)

第一观出现这个境,以世间法解释就是外在。从佛法的解释,从华严的角度,就是你心中的境。你说我心中哪有境,有,你的妄想。你心中怎么没有境,我们被困扰的是心中的境,哪有外在的境。所有外在的境,对所有的众生都变成心中的境。我今天讨厌一个人,是讨厌你心中现出影像的那个

净土 法师 佛法 日月潭 海印 2025-09-21 03:17  4

人不会一直处于低谷,当下有多难,将来就有多好

不管此刻你正经历怎样的低谷,遭遇怎样的不公,都请务必挺住。人生路上,谁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打击,或许是事业受挫,或许是感情破裂,又或许是健康亮起红灯。这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难关,其实都是命运给予我们的考验。司马迁原本忠心耿耿为国效力,却因李陵事件遭受宫刑之辱,身心俱

佛法 鉴真 李陵 万木春 李陵事件 2025-09-20 11:32  1

“三毒白衣”老师简介

俗名施玉平,于世间虚度41载。值2006年正月法缘聚足,得遇正法,依次第而行,初尝法味。为报佛恩,发心出家护持正法,于43岁决志脱白。蒙美国圆通禅堂上智下空禅师剃染,赐法名慧泽。后亲近于福州升山寺上修下提大和尚教授方等教义,于当年受具足戒。后着白衣,持道入俗,

佛法 圆通 实相 三毒 三毒白衣 2025-09-16 13:20  2

大唐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佛法

鉴真,复姓淳于,扬州江阳(今江苏扬州市)人,生于公元688年(武则天垂拱四年)。当时,中国佛教盛行,扬州又是佛教活动的一个中心,寺院林立,僧侣云集,再加上鉴真的父亲也是虔诚的佛教徒,这使鉴真的幼小心灵深受熏陶。14岁那年,鉴真在父亲的带领下;到扬州大云寺拜智满

日本 佛法 高僧 鉴真 东渡日本 2025-09-17 18:38  2

问道 | 与谁同行,不再是选择题

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,需要亲近善知识,远离恶知识。孔夫子亦云:无友不如己者。也就是说,应与胜过自己的朋友交游,如此才能见贤思齐。这一教授,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。因为初学者往往善恶不辨,易受环境影响,所以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严格一些,于增长学业和完善人格皆有益处。

佛法 利乐 地藏菩萨 善知识 恶知识 2025-09-16 09:23  1

孙悟空成佛后每天都在做什么?

成佛后的孙悟空主要在灵山参与佛教活动,包括听经、讲经、打坐参禅等,其佛法修为甚至超越唐僧。他每日清晨修炼身法神通、参悟佛法,并通过禅定冥想提升专注力,同时阅读佛经深化智慧,如"早起修炼"、"禅定修行"、"读书学习"等。

孙悟空 唐僧 佛法 灵山 花果山 2025-09-15 07:01  3